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曲子 - 教育百科
ˇ
˙
qǔ zi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qǔ zi
解釋:
  1. 歌曲、樂曲。
    【例】她輕聲哼著婉轉悅耳的曲子,彷彿整個人都融入其中。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曲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qǔ zi
解釋:
廣泛流傳於城鎮、市集中,用於填詞的民間曲調。《朱子語類.卷一四○.論文下》:「古樂府只是詩,中間卻添許多泛聲。後來人怕失了那泛聲,逐一聲添個實字,遂成長短句,今曲子便是。」《紅樓夢》第六三回:「聽了這曲子,眼看著芳官不語。湘雲忙一手奪了,擲與寶釵。」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曲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陳章錫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曲子」指隋、唐、五代間,在城鎮、市集中廣泛用於填詞的民間常用曲調,所填歌詞稱作「曲子調」。形式上是從民間創造的歌謠中,經過選擇、加工,而得到廣泛運用。單獨清唱之外,還被用於說唱、歌舞等其他的藝術形式,流傳於都市中間,得到市民和文人們的愛好。如同漢以來的相和歌、清商樂,唐代曲子也常用同一曲調描寫不同內容,抒發不同感情,因根據同一曲調的大體輪廓,可以進行各式各樣的變奏處理,使其符合不同內容的要求。
  曲子盛行於中、晚唐,尤其在安史之亂後,教坊瓦解,音樂重心南移,地方政權的力量加強,土地兼併,商業發展,使私家蓄妓形成風氣,酒妓和飲妓服務於各級官吏和中下層文人,以小舞和小唱為主要表演內容,造就了曲子歌舞在中晚唐的興盛。而原來為山歌、田歌、漁歌和吟詩調等「謠歌」是不配樂器,沒有一定譜式的歌唱,一旦經過藝人加工,配入器樂,取得固定的曲調形式,就被稱作「曲子」。相當於後來人們說的「小調」,是唐代各種歌妓所表演節目的主要部分。唐代曲子見於敦煌出現的資料,包含歌詞約五百九十首,涉及的曲調約八十曲左右,涉及廣泛的生活層面,材料頗為豐富。宋代王灼〔碧雞漫志〕說:「蓋隋以來,今之所謂曲子者漸興,至唐稍盛。今則繁聲淫奏,殆不可數,古歌變為古樂府,古樂府變為今曲子,其本一也。」從文中可以看出曲子的歷史來源久遠,且在宋代廣泛流行。唯豐富多彩的曲子,雖由民間藝人所創造,卻很少被保存下來,今日所見的宋代曲子,大都是文人或詞人所寫的曲子詞,且很少附有曲譜。總之,傑出的填詞文學家,往往是那些在群眾基礎上,建立、選定新歌曲形式的接受者和運用者,這種傳統直到今天仍得到繼承和發揚,而近代所謂「小曲」、「小調」,其實就是唐人所謂「曲子」。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曲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