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舞爪張牙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wǔ zhǎo zhāng yá |
解釋:
原形容猛獸的兇相。後比喻張揚作勢,猖狂凶惡的樣子。明.楊珽《龍膏記》第一八齣:「你道他兩個覆地翻天,射影吹沙,舞爪張牙,那恢恢天網,終久還他帶鎖披枷。」也作「張牙舞爪」。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舞爪張牙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 |
釋義: 即「張牙舞爪」。見「張牙舞爪」條。 |
|
書證:
01.元.李文蔚《圯橋進履》第一折:「那虎他舞爪張牙,將你來攔定。」
02.明.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卷一四.方外玄蹤》:「妙應者,江南人。宣和中,往來京洛間……一日,直造其堂,書云:『相得端明似虎形,搖頭擺腦得人憎;看取明年作宰相,舞爪張牙喫眾生。』」
03.明.楊珽《龍膏記》第一八齣:「你道他兩個覆地翻天,射影吹沙,舞爪張牙,那恢恢天網,終久還他帶鎖披枷。」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成語典 |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