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鴞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xiāo
解釋:
  1. 鴞形目鳥類的統稱。通「梟」。夜行性猛禽,肉食,雙眼巨大而渾圓,羽毛柔細,具消音效果,故飛行無聲,利於獵物。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鴞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xiāo
解釋:
[名]
鴞形目鳥類的統稱。通「梟」。雙眼巨大而渾圓,其羽毛的表面似天鵝絨,故飛行無聲,利於獵物。肉食,多為夜行性的猛禽。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鴞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hio̍h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鴞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鳥名。鴞形目鳥類之統稱,夜行性猛禽,雙目圓大如貓,夜鳴惡聲,古人視為不祥之鳥。通「梟」。《說文解字.鳥部》:「鴞,鴟鴞,寧鴃也。」《龍龕手鑑.鳥部》:「鴞,惡聲鳥也。」《詩經.豳風.鴟鴞》:「鴟鴞鴟鴞!既取我子,無毀我室!」《莊子.齊物論》:「女亦大早計,見卵而求時夜,見彈而求鴞炙。」

注音: ㄒㄧㄠ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鴞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