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倒懸 - 教育百科
ˋ
ˊ
  • 漢語拼音 dào xuán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dào xuán
解釋:
  1. 把人的頭、腳倒著懸掛,比喻極端艱苦、危急的處境。
    【例】政府要隨時傾聽民意,才能苦民所苦,解民於倒懸。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倒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dào xuán
解釋:
縛住人的雙足並將之倒掛,使臉部朝下。比喻處境極為艱苦。《孟子.公孫丑上》:「當今之世,萬乘之國行仁政,民之悅之,猶解倒懸也。」《三國志.卷五四.吳書.呂蒙傳》:「彼方首尾倒懸,救死不給,豈有餘力復營此哉?」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倒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