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陟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ì
解釋:
  1. 登高、爬上。
    【例】陟降
  2. 獎勵、升遷。
    【例】黜陟、陟罰臧否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ì
解釋:
[動]
1.登高、爬上。《詩經.周南.卷耳》:「陟彼高岡。」《後漢書.卷六七.黨錮傳.李膺傳》:「陟岵瞻望,惟日為歲。」
2.升遷、進用。《文選.諸葛亮.出師表》:「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登高、爬上。《說文解字.𨸏部》:「陟,登也。」《詩經.周南.卷耳》:「陟彼高岡。」《後漢書.卷六七.黨錮列傳.李膺》:「陟岵瞻望,惟日為歲。」《孔子家語.卷一.始誅》:「百仞之山,重載陟焉,何哉?陵遲故也。」

2. 升遷、進用。《廣韻.入聲.職韻》:「陟,升也、進也。」《漢書.卷一四.諸侯王表》:「不行黜陟,而蕃國自析。」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注音: ㄓ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陟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