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區段碼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block code
日期: 2003年6月
出處: 資訊與通信術語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此為一種錯誤更正碼,基本方法為:在待傳送的信息串列中,每k個位元擷取下來,將其轉換成n個位元,表為(n,k),其中n大於k,n為區段長,含k個位元信息,加上n-k個冗餘位元作為偵測錯誤位元之用。為了區分2n種可能的信息,編碼器產生出2n種不重複的n位元碼,這些n比次串列相互間應有儘可能多的差異,以減少解碼之錯誤。以上過程為編碼,反之將n位元還原成k位元信息則稱為解碼。增加區段長可增加其錯誤更正能力,但會降低傳輸效率(k/n)。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區段碼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