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寢丘之志 - 教育百科
ˇ
ˋ
  • 漢語拼音 qǐn qiū zhī zhì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qǐn qiū zhī zhì
解釋:
寢丘,春秋時楚封邑,在今河南省沈丘縣東南,土地薄瘠,人多不取。相傳楚令尹孫叔敖臨終時告誡其子,勿受楚王肥美的封地,而應請受貧瘠的寢丘,以保長久。典出《呂氏春秋.孟冬紀.異寶》。後指與世無爭,隨分知足。南朝齊.王儉〈太宰褚彥回碑文〉:「既秉辭梁之分,又懷寢丘之志,所受田邑,不盈百井。」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寢丘之志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