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古風野牛 - 教育百科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古風野牛存活於距今約一萬年前,分布在歐洲及北美洲等地的草原上,也是眾多古野牛中最著名的一種。它的體型比起現在的美國野牛大約大了15~25%,而且頭上的角也顯著地比較長,不論雄性或雌性頭上均長有一對角,角由骨質的角心外覆角質鞘所組成,橫切面近似圓形。就和現在的野牛一樣,被推測是用來抵禦掠食者的攻擊或是族群之間打鬥和炫耀的功用。 古風野牛並沒有上門齒,下門齒則演變成刮刀型。臼齒為高冠齒,使得牙齒變為比較耐用,而且咀嚼面琺瑯質的紋路特殊,成為鑑定區分的重要特徵之一。
知識 1:
"   古風野牛存活於距今約一萬年前,分布在歐洲及北美洲等地的草原上,也是眾多古野牛中最著名的一種。它的體型比起現在的美國野牛大約大了15~25%,而且頭上的角也顯著地比較長,不論雄性或雌性頭上均長有一對角,角由骨質的角心外覆角質鞘所組成,橫切面近似圓形。就和現在的野牛一樣,被推測是用來抵禦掠食者的攻擊或是族群之間打鬥和炫耀的功用。   古風野牛並沒有上門齒,下門齒則演變成刮刀型。臼齒為高冠齒,使得牙齒變為比較耐用,而且咀嚼面琺瑯質的紋路特殊,成為鑑定區分的重要特徵之一。         "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古風野牛
中文亞目名: 反芻亞目
中文亞綱名: 真獸亞綱
中文界名: 動物界
中文目名: 偶蹄目
中文科名: 牛科
中文綱名: 哺乳綱
中文總綱名: 四足類總類
中文超目名: 有蹄超目
中文門名: 脊索動物門
分類: 脊椎動物化石
地質年代: 第四紀更新世﹝Pleistocene, Quaternary﹞
學域-大分類: 地質-化石類
拉丁亞目名: Ruminantia
拉丁亞綱名: Eutheria
拉丁亞門名: Vertebrata
拉丁界名: Animalia
拉丁目名: Artiodactyla
拉丁科名: Bovoinae
拉丁綱名: Mammalia
拉丁總綱名: Tetrapoda
拉丁超目名: Ungulata
拉丁門名: Chordata
紀錄類別: 脊椎動物化石知識單元
授權資訊: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