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時行 - 教育百科
ˊ
ˊ
  • 漢語拼音 shí xíng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í xíng
解釋:
1.待時而行。《易經.坤卦.文言曰》:「後得主而有常,含萬物而化光,坤道其順乎,承天而時行。」
2.時下流行的。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二.宣德樓前省府宮宇》:「餘皆賣時行紙畫花果鋪席。」
3.及時而作。《文選.何晏.景福殿賦》:「大火昏正,桑梓繁廡,大雨時行。」
4.時病中帶有傳染性與流行性者,古代稱為「時行」。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時行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sî-kiânn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形] ] 流行、時髦。
同義詞: 流行
反義詞: 過時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時行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時行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