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太平 - 教育百科
ˋ
ˊ
  • 漢語拼音 tài píng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ài píng
解釋:
  1. 極為安寧和平。
    【例】太平盛世、世界太平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太平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關連字詞
相似詞: 昇平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ài píng
解釋:
1.極盛之世。《史記.卷二.夏本紀》:「天下於是太平治。」《文選.王康琚.反招隱詩》:「伯夷竄首陽,老聃伏柱史,昔在太平時,亦有巢居子。」也作「泰平」。
2.安寧、平安無事。《警世通言.卷三四.王嬌鸞百年長恨》:「店主人見張客無事,偶話及此房內曾有婦人縊死,往往作怪,今番卻太平了。」也作「泰平」。
3.南北朝梁敬帝的年號(西元556~557)。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太平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屬性: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對應華語: 太平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太平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hài-pîng
又音: thài-phîng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形] ] 指天下安定無事。
  2. [[形] ] 沒爭端。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太平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太平 相關客家語 太平
相似詞 泰平、承平、升平、昇平、平安、寧靖、安定 相反詞 亂世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