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寄名 - 教育百科
ˋ
ˊ
  • 漢語拼音 jì míng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ì míng
解釋:
1.一種舊時的習慣。父母為求小孩順利成長,而將其託名在菩薩或尼姑、道士處做乾兒子或乾女兒,稱為「寄名」。《紅樓夢》第二五回:「過了一日,就有寶玉寄名的乾娘馬道婆進榮國府來請安。」也稱為「寄籍」。
2.掛名,列其名而不負實責。《明史.卷二○六.程啟充傳》:「身不出門閭,而名隸行伍,是謂寄名。」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寄名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