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衢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qú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衢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qú |
解釋:
[名] 1.四通八達的大路。如:「通衢」、「康衢」。《荀子.勸學》:「行衢道者不至,事兩君者不容。」唐.駱賓王〈與博昌父老書〉:「所恨企予望之,經途密邇,佇中衢而空軫,巾下澤而莫因。」 2.姓。如明代有衢道。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衢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四通八達、分岔交錯之大道。《說文解字.行部》:「衢,四達謂之衢。」《荀子.勸學》:「行衢道者不至,事兩君者不容。」唐.駱賓王〈與博昌父老書〉:「所恨企予望之,經途密邇,佇中衢而空軫,巾下澤而莫因。」 2.道路。《左傳.昭公二年》:「尸諸周氏之衢。」漢.王逸〈九思.遭厄〉:「躡天衢兮長驅。」 3.交錯、分岔。《山海經.中山經》:「宣山,其上有桑焉,大五十尺,其枝四衢。」唐.段成式〈遊長安諸寺聯句序.長樂坊安國寺〉:「上座璘公院,有穗柏一株,衢柯覆,下坐十餘人。」 4.姓。如明代有衢道。 |
|
注音: | ㄑㄩˊ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衢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