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察院 - 教育百科
ˊ
ˋ
  • 漢語拼音 chá yuàn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chá yuàn
解釋:
1.唐代御史臺下三院之一,監察御史隸屬之。《新唐書.卷四八.百官志三》:「御史臺……其屬有三院:一曰臺院,侍御史隸焉;二曰殿院,殿中侍御史隸焉;三曰察院,監察御史隸焉。」
2.明、清時都察院簡稱為「察院」。職掌監察巡按,考察舉劾。明.祝允明〈與分巡黄僉憲〉:「今具一牘并狀申繳察院,謹以副本呈覽,所望於我公者必為調停。」
3.明代官職名。巡按察院的簡稱。明於各省置巡按御史一人,專以察吏安民。《二刻拍案驚奇》卷四:「石察院趕開左右,直喚兩生到案前來,輕輕地分付道:『二生所告,本院久知此人罪惡貫盈。』」
4.院試的考場。《儒林外史》第二六回:「有一個童生,推著出恭,走到察院土牆跟前,把土牆挖個洞,伸手要到外頭去接文章。」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察院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