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法堂 - 教育百科
ˇ
ˊ
  • 漢語拼音 fǎ táng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fǎ táng
解釋:
1.寺院中集眾說法的場所,是僅次於大殿的主要建築。法堂的布置,除佛像外,主要是在堂中設法座,供宣講佛法之用。唐.李紳〈憶登棲霞寺峰〉詩:「香印煙火息,法堂鐘磬餘。」《西遊記》第七回:「汝等在此穩坐法堂,休得亂了禪位。」
2.舊稱審案的公堂,即法庭。元.無名氏《盆兒鬼》第四折:「你這老兒,這是法堂上,不是你弄虛頭的去處。」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法堂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