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白鷺 - 教育百科
| 小 | |
| 白 | |
| 鷺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
簡介: 簡介: 小白鷺和牛背鷺棲息在同一環境裏,但牠的活動則偏重於泥質的海濱、河口、溪流和沼澤地,很少在草地和稻田地活動。以魚類、蛙類及昆蟲為食物。在臺灣的繁殖期為3~7月,每窩產蛋4~5枚,蛋為淺藍,無污斑。 |
||
|
知識 1: 無蹼 |
||
| 學域-大分類: | 動物-鳥類 | |
| 世界地理分布: | 全世界廣布 | |
| 紀錄類別: | 脊椎動物鳥類知識單元 | |
| 拉丁界名: | ANIMALIA | |
| 中文界名: | 動物界 | |
| 拉丁門名: | CHORDAT | |
| 中文門名: | 脊索動物門 | |
| 拉丁亞門名: | VERTABRATA | |
| 拉丁綱名: | AVES | |
| 中文綱名: | 鳥綱 | |
| 拉丁亞綱名: | NEORNITHES | |
| 拉丁目名: | CICONIIFORMES | |
| 中文目名: | 鸛形目 | |
| 拉丁科名: | ARDEIDAE | |
| 中文科名: | 鷺科 | |
| 拉丁屬名: | Egretta | |
| 拉丁種小名: | garzetta | |
| 腳趾型: | 三趾向前,一趾向後﹝常態足﹞ | |
| 中文亞綱名: | 今鳥亞綱 | |
|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小白鷺 | ||
| 授權資訊: |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 中文名: | 小白鷺 |
| 英文名: | Egretta garzetta garzetta |
|
描述: 雌雄鳥同色。喙細長,頸細長,分為白色型及暗色型,在台灣繁殖者大都為白色型,偶爾出現暗色型迷鳥。白色型全身白色,繁殖羽在枕部具有2至3條細長的白色飄羽,背上及下頸有細而蓬鬆簑羽,背部簑羽常長過尾部。非繁殖季時飾羽及簑羽皆脫落,眼先轉為黃色。暗色型全身大致藍灰色,有不同程度的白色羽毛,特別是頦下的部分。幼鳥的下喙基黃色,無枕後飄羽、背部及胸前飾羽。虹膜黃色、眼先裸露部黃綠色。喙黑色,但冬季時下喙變成黃色,脛與跗蹠黑色,趾為黃色,有些個體在繁殖季腳趾會轉為紅色。 |
|
|
分布: 全球廣布於非洲、南歐、中東、南亞、東亞、東南亞、南洋群島、新幾內亞、澳大利亞及紐西蘭 (Martinez-Vilalta & Motis 1992)。台灣各水域普遍常見,以宜蘭、台中、彰化、雲林、嘉義、台南沿海的數量最高。離島中的澎湖群島、台東綠島、宜蘭龜山島、高雄東沙島以及金門、馬祖群島都有出現的紀錄。 |
|
| 作者: | 顏重威, 方偉宏 |
| 授權方式: | ![]() |
| 資料來源: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
貓頭鷹博士
貓頭鷹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