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剪尾 - 教育百科
小 | |
剪 | |
尾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簡介: 小剪尾棲息於海拔900~2400公尺間之山澗溪流附近,多見其單獨於溪流之岩石上活動,牠以水邊昆蟲為食物。在臺灣的繁殖期為5~7月。 |
|
知識 1: 無蹼 |
|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小剪尾 | |
中文門名: | 脊索動物門 |
紀錄類別: | 脊椎動物鳥類知識單元 |
中文科名: | 鶲科 |
腳趾型: | 三趾向前,一趾向後﹝常態足﹞ |
棲所環境: | 溪流 |
拉丁亞門名: | VERTABRATA |
拉丁種小名: | scouleri |
中文綱名: | 鳥綱 |
拉丁界名: | ANIMALIA |
拉丁亞綱名: | NEORNITHES |
拉丁科名: | Muscicapidae |
拉丁門名: | CHORDAT |
學域-大分類: | 動物-鳥類 |
拉丁屬名: | Enicurus |
中文界名: | 動物界 |
中文目名: | 雀形目 |
拉丁目名: | PASSERIFORMES |
中文亞綱名: | 今鳥亞綱 |
拉丁綱名: | AVES |
授權資訊: |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 小剪尾 |
英文名: | Enicurus scouleri fortis |
描述: 雌雄鳥同型。額、頭頂前部、背的中部和尾上覆羽白色,背面的其餘部分為深黑色。兩翼黑褐色,大覆羽先端和飛羽基部白色,形成一道寬闊的白色翼斑,內側飛羽的外緣白色。中央尾羽黑色,而基部白色,外側尾羽的白色逐漸擴大,至最外側尾羽幾乎為純白色而僅具黑端。頦、喉和上胸黑色。腹面其餘部分白色。兩脇略帶黑褐色。喙黑色。跗蹠及趾白色。 |
|
分布: 分布於天山西部、帕米爾、阿爾泰至喜馬拉雅山區、華中、華南、阿薩姆、緬甸西部、越南西北部和台灣。台灣分布於全島海拔 600 至 2,400m 的山澗溪流。 |
|
作者: | 蔡牧起, 丁宗蘇 |
授權方式: | |
資料來源: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