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麓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ㄕㄢㄐㄧㄠˇㄖㄨˊ:「ㄕㄢㄌㄨ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麓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山腳。
    【例】山麓、南麓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麓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山腳。如:「山麓」、「南麓」。元.虞集〈寄幻庵主者〉詩:「朝遊武夷麓,莫入匡廬岑。」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麓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看守山林之官吏。《說文解字.林部》:「麓,守山林吏也。」《國語.晉語九》:「簡子曰:『何為不告?』對曰:『君行臣不從,不順。主將適螻而麓不聞,臣敢煩當日。』」三國吳.韋昭.注:「麓,主君苑囿之官。」

2. 於山腳下成長之林木。《說文解字.林部》:「麓,一曰林屬於山為麓。」漢.班固〈西都賦〉:「西郊則有上囿禁苑,林麓藪澤。」

3. 山腳。如:「山麓」、「南麓」。《詩經.大雅.旱麓》:「瞻彼旱麓,榛楛濟濟。」元.虞集〈寄幻庵主者〉詩:「朝遊武夷麓,莫入匡廬岑。」

注音: ㄌㄨ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麓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