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大青鯊或鋸峰齒鮫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Blue Shark
日期: 2007年1月
出處: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辭書內容
學名:
Prionace glauca (Linnaeus, 1758)
形態:
體背深藍色,腹面白色。體形修長;吻長;眼大;鰓耙具乳狀突起;胸鰭窄長;唇溝短;第一背鰭較接近腹鰭而離胸鰭較遠;第二背鰭不及第一背鰭之1/3;尾柄具一不明顯之側隆脊;尾鰭窄,下葉頗長。
分布:
遍佈於全世界各大洋之溫帶及熱帶水域,臺灣沿近海域經常可發現其蹤跡。
生態習性:
分布範圍廣泛,棲息水深0~152公尺,群聚性,廣溫性魚種,水溫7℃~25℃水域均可發現其蹤跡。胎生種類之一,每胎產仔4~135尾,妊娠期9~12個月。食性廣泛,舉凡硬骨魚類、小鯊魚、無脊椎動物、海洋哺乳動物、海鳥均是其掠捕的對象。是具危險性的種類之一,有許多攻擊人的記錄。最大漁獲記錄383公分,成熟體長170~180公分,胎仔產出體長35~44公分。
利用:
可由延繩釣、刺網、拖網漁獲,是臺灣遠洋鮪延繩釣漁業主要的鯊魚混獲種類之一,亦是沿近海鯊漁業多獲性種類之一,唯價格較低,是大型鯊魚中價格最低者,供食用,魚皮可製成皮革。
門: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綱:
軟骨魚綱(Class Chondrichthyes),Cartilaginous Fishes
首綱:
有頜首綱(Superclass Gnathostomata)
亞綱:
板鰓亞綱(Subclass Elasmobranchii)
目:
白眼鮫目(Order Carcharhiniformes)、Ground Sharks
科:
真鯊科(Family Carcharhinidae),Requiem Sharks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大青鯊或鋸峰齒鮫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