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帕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ㄩㄥˋㄧˇㄘㄚㄕˋㄕㄡˇㄌㄧㄢˇ˙ㄉㄜㄈㄤㄒㄧㄥˊㄒㄧㄠˇㄐㄧㄣㄖㄨˊ:「ㄕㄡˇㄆㄚ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帕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隨身攜帶,用以擦拭的小方巾。
    【例】手帕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帕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1.舊時的頭巾。《廣韻.入聲.轄韻》:「帕,帕額,首飾。」元.王逢〈歎病駝〉詩:「老奚首帕短褲靴,手持鞭策涕泗沱。」
2.用來擦拭的方形小巾,常隨身攜帶。如:「手帕」、「香帕」。宋.釋文瑩《湘山野錄》卷中:「『汝哭何因無淚?』漸曰:『以帕拭乾。』」
3.帷帳。元.陳旅〈題春宮倦繡圖〉詩:「綠樹垂垂護寶闌,床頭翠帕羃雙環。」
[動]
纏、裹繞。唐.韓愈〈元和聖德詩〉:「以錦纏股,以紅帕首。」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帕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帕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phè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布巾。
  2. [[動] ] 包裹、兜住。
  3. [[量] ] 計算土堆的單位。
  4. [[動] ] 包抄。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帕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