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延安民族學院(大陸地區)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舒玉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延安民族學院於民國三十年(1941)九月在延安創建,前身是同年初成立的陝北公學民族部。主要任務是培養陝西、甘肅、寧夏、青海、綏遠等省區的蒙古族、回族和其他民族的青年;研究有關各民族的歷史和現狀,爭取團結各民族人民共同抗日。當時全院約有教職員工二百多人,包括蒙古、回、藏、滿、彝、苗、東鄉、漢等民族。學制無嚴格規定。設有研究班、政治班、文化班。教學內容分政治課和文化課兩類。學員一年參加生產勞動二至三月,如開荒種地、紡織等。對學員實行供給制,衣、食、住、醫療、書籍均免費供應。各民族的風俗習慣、宗教信仰受到尊重。該院創辦六年多,共培訓少數民族和漢族青年數百名。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延安民族學院(大陸地區)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