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海蛾魚 - 教育百科
ˇ
ˊ
ˊ
  • 漢語拼音 hǎi é y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hǎi é yú
解釋:
動物名。硬骨魚綱海蛾魚目海蛾魚科。體縱扁長,頭尖,包於骨質環的盔甲中,體盔甲完全癒合,尾部甲環不癒合,因而可彎曲。胸鰭大,水平位呈翼狀,腹鰭由指狀鰭條組成。口小,無牙,口位於骨質的長吻下方。產於印度洋、太平洋暖水區中。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海蛾魚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海蛾魚
英文名: Pegasus laternarius
描述:
體縱扁而寬,完全被覆堅硬骨板,包括背部側4節、腹部側5節以及尾環11節,第9及第10節尾環相連,最後尾環背面無棘。枕部不具凹窩。吻部稍突出,兩側、背面與腹面各具隆起稜,稜脊具鋸齒狀。體無鱗。背鰭位於體後,與臀鰭相對,無硬棘,僅具5軟條;胸鰭大形,呈水平翼狀,具透明鰭膜以及10-12不分枝軟條,第5軟條發達呈觸手狀,遠厚於其它軟條;腹鰭具I棘,第一軟條延長呈觸手狀。體色多變,通常淡褐至鮮黃色或藍色,背部和側邊顏色深於腹面;體及鰭皆具許多黑褐色斑點。
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海域,自印度洋的Manaar灣至泰國灣及南中國海,再沿著南中國海至中國大陸及台灣沿岸,向上延伸至日本。臺灣主要分布於東北部及西部海域。
作者: 臺灣魚類資料庫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