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徽號 - 教育百科
ˋ
  • 漢語拼音 huī hào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huī hào
解釋:
1.古代旌旗的名號。《三國志.卷二五.魏書.辛毗楊阜高堂隆傳.楊阜》:「隆又以為改正朔,易服色,殊徽號,異器械。」
2.表示尊敬和讚美的稱號。《晉書.卷五三.列傳.愍懷太子》:「去年十二月,道文疾病困篤,父子之情,實相憐愍。于時表國家乞加徽號,不見聽許。疾病既篤,為之求請恩福,無有惡心。」《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回:「再看那署的款,卻都是連篇累牘,猶如徽號一般的別號。」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徽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