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掰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bāi
解釋:
  1. 用雙手使勁將東西分開。
    【例】我掰開橘子後,分他一半。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掰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bāi
解釋:
[動]
1.用雙手使勁將東西分開。《紅樓夢》第六○回:「便把手內的糕一塊一塊的掰了,擲打著雀兒頑。」
2.胡扯、亂吹。如:「瞎掰」、「亂掰」。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掰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掰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pué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撥、拂。
  2. [[動] ] 擋開。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掰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以手將東西分開。《紅樓夢》第四五回:「我說了一句,他就說了兩車無賴的話,真真泥腿光棍,專會打細算盤,分金掰兩的!」《紅樓夢》第六○回:「便把手內的糕一塊一塊的掰了,擲打著雀兒頑。」

2. 揭穿、辨別。《紅樓夢》第五四回:「酒冷了,老祖宗喝一口,潤潤嗓子再掰謊。」

3. 胡說。《紅樓夢》第五八回:「他乾娘一發羞愧,便說芳官沒良心,『花掰我剋扣你的錢。』」

4. 情誼破裂。如:「掰了」、「掰交情」。

注音: ㄅㄞ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掰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