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混擾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onfounding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在流行病學研究的因果相關時,除了本研究的「因」(暴露因素)以外,另有其他外來因素剛好可以全部或部份解釋我們所得的結果,使得本研究之因果關係不能清楚區分是由此研究因素導致或是其他因素導致。要看一個研究是否在因果關係上有混擾,其作法是將所有可能造成此研究結果之因素均加以逐一考量,察看是否均已被排除。例如某研究欲闡明二氧化硫與氣喘之關係,發現二氧化硫之平均濃度與民眾氣喘盛行率呈簡單相關;但是仔細考慮其他可能原因,例如本研究採取當時正帶病的盛行個案,是否有些個案是先在別區得病才搬入?或是職業性引起?或是家族性遺傳體質?而導致二氧化硫濃度高之住宅區氣喘個案多。當後面這些外來因素均尚未有證據將之排除前,本因果關係是被混擾了。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混擾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