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挨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ㄘˋㄖㄨˊ:「ㄘˋ」、「ㄐㄧㄚㄏㄨˋ」。
  2. ㄐㄧㄣˇㄎㄠˋ˙ㄓㄜㄖㄨˊ:「ㄐㄧㄣˋ」、「˙ㄓㄜㄆㄤˊㄅㄧㄢㄗㄨㄛˋㄒㄧㄚˋ」。
  3. ㄗㄠㄕㄡˋㄖㄨˊ:「ㄇㄚˋ」、「ㄉㄚˇ」、「ㄜˋㄕㄡˋㄉㄨㄥˋ」。
  4. ㄠˊㄇㄧㄢˇㄑㄧㄤˇㄔㄥㄖㄨˊ:「ㄖˋ˙ㄗ」、「ㄉㄠˋㄅㄢˋㄧㄝ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挨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āi
解釋:
  1. 依照次序。
    【例】挨家挨戶、挨著號碼前進
  2. 靠近。
    【例】挨近、挨著坐
  3. 承受、忍受。
    【例】挨打、挨罵、挨餓
  4. 忍受痛苦的過著、拖著。
    【例】挨日子、挨過嚴冬、挨到半夜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āi
解釋:
[動]
1.擊打、推擊。《廣韻.上聲.駭韻》:「挨,打也。」《列子.黃帝》:「既而狎侮欺詒,攩㧙挨抌,亡所不為。」
2.靠近、迫近。如:「挨近」。宋.王安石〈和王微之登高齋〉詩三首之一:「衡門兼旬限泥潦,臥聽窾木鳴相挨。」
3.擠。《水滸傳》第三六回:「宋江分開人叢,也挨入去看時,卻原來是一個使鎗棒賣膏藥的。」
4.忍受、遭受。如:「挨打」、「挨罵」、「挨餓」。元.張國賓《合汗衫.第三折》:「我如今無鋪無蓋,教我冷難挨。」
5.拖延。《水滸傳》第一六回:「你們不替洒家打這夫子,卻在背後也慢慢地挨。」
6.等待。如:「挨到十點,我們就有點心吃!」
7.依照次序。如:「挨家挨戶」。
8.依靠。明.湯顯祖《牡丹亭》第三六齣:「想獨自誰挨?獨自誰挨?」(二)ㄞˊ ái
注音:
漢語拼音: ái
解釋:
(一)[動]2.4.5.6.之又音。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e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磨。
  2. [[動] ] 用弓拉弦樂器。
  3. [[動] ] 推、推擠。
  4. [[動] ] 從旁邊碰到。
音讀: ai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