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支離 - 教育百科
ˊ
  • 漢語拼音 zhī lí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ī lí
解釋:
1.分散。《文選.王延壽.魯靈光殿賦》:「捷獵麟集,支離分赴。」
2.殘缺不全。《莊子.人間世》:「夫支離其形者,猶足以養其身,終其天年。」
3.散亂而無條理。漢.揚雄《法言.五百》:「天地簡易而聖人法之,何五經之支離?曰:『支離蓋其所以為簡易也。』」
4.漂泊流浪。唐.杜甫〈詠懷古跡〉詩五首之一:「支離東北風塵際,漂泊西南天地間。」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支離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相反詞 集中、完整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