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小學數學教材教法改革實驗(大陸地區)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朱益明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小學數學教材教法改革實驗,是北京市朝陽區幸福村中心小學教師馬芯志蘭自一九七七年起所作的小學數學教學改革實驗。此實驗的目的是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實驗分為二輪,第一輪(1977~1980年)為一至三年級(5年制)的數學教學改革,第二輪(1980~1984年)為一至四年級(6年制)的數學教學改革。實驗中以改革數學教學方法為主,同時涉及重新調整、組合部分教材的問題,核心是啟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馬芯蘭數學教學改革的具體方法為:
1.採用「滲透法」,改革基礎知識的教學,即根據知識的內在聯繫,在學習前一部分的知識時,適當滲透後一部分的知識。2.著重發散式思維的培養,改革應用題的教學。即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從事物的不同方面和不同聯繫上思考問題、解決問題。3.培養學生對數的概括能力、分析應用題結構的能力,掌握簡單的推理方法能力和歸納能力。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小學數學教材教法改革實驗(大陸地區)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