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綴旒 - 教育百科
ˋ
ˊ
  • 漢語拼音 zhuì li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uì liú
解釋:
1.旌旗的垂飾。引申有表率、歸依之意。《詩經.商頌.長發》:「受小球大球,為下國綴旒。」
2.旗旒為臣下所執持,故比喻國君為臣下所挾持,大權旁落或處境危殆。《後漢書.卷五九.張衡傳》:「君若綴旒,人無所麗。」《文選.劉琨.勸進表》:「國家之危,有若綴旒。」也作「贅旒」。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綴旒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