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是非 - 教育百科
ˋ
  • 漢語拼音 shì fēi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ì fēi
解釋:
00:00
  1. 正確與錯誤。
    【例】是非自有公論,不必強辯。
  2. 因言語而引起的誤會或糾紛。
    【例】搬弄是非、是非口舌
關連字詞
相似詞: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ì fēi
解釋:
1.事理的對與錯。《孟子.告子上》:「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要之死日,然後是非乃定。」
2.泛稱口舌的爭論。《儒林外史》第三二回:「替他免了一場是非,成全了功名。」《紅樓夢》第一○一回:「鳳姐知道不過是家下婆子們,又不知搬什麼是非。」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屬性:
四縣音
00:00
海陸音
00:00
大埔音
00:00
饒平音
00:00
詔安音
00:00
南四縣
00:00
釋義:
對應華語:
是非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sī-hui
00:00
又音:
sū-hui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事理的正確或錯誤。
  2. [[名] ] 閒話。
相關臺灣台語 長短是非烏白亂使 相關臺灣客語 長短是非
相似詞 短長詬誶口角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