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普庵咒 - 教育百科
ˇ
ˋ
  • 漢語拼音 pǔ ān zhòu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pǔ ān zhòu
解釋:
樂曲名。在古琴曲、琵琶曲、弦索曲、南管曲中皆有相同名稱的曲。〈古琴曲普庵咒〉相傳為明李水南所作。全曲共分十二段,上段段末與下段段首都接以相同的曲調,反覆連綿,在琴曲中頗具特色。音韻暢達,節奏自然,使人聽來身心俱靜。〈琵琶曲普庵咒〉最早見於華秋蘋所編《琵琶譜》。華氏譜收有兩首同名曲,一是楊廷果所作的〈小普庵咒〉,一是陳牧夫傳譜的〈大普庵咒〉。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普庵咒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