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憑 - 教育百科
ˊ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ㄎㄠˋㄌㄞˋㄖㄨˊ:「ㄆㄧㄥˊ」、「ㄆㄧㄥˊㄎㄠˋ」、「ㄆㄧㄥˊㄐㄧㄝˋ」。
  2. ㄖㄣˋㄙㄨㄟˊㄖㄨˊ:「ㄖㄣˋㄆㄧㄥˊㄋㄧˇㄗㄣˇ˙ㄇㄜㄕㄨㄛㄨㄛˇㄏㄞˊㄕˋㄐㄩㄝˊㄉㄧㄥˋㄧㄠˋㄑㄩˋ。」
  3. ㄓㄥˋㄐㄩˋㄖㄨˊ:「ㄨㄣˊㄆㄧㄥˊ」、「ㄆㄧㄥˊㄓㄥ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píng
解釋:
  1. 依靠。
    【例】憑欄
  2. 依據、託賴。
    【例】憑藉、憑仗、憑恃
  3. 證據。
    【例】文憑、口說無憑
  4. 任、隨。
    【例】憑你說破了嘴,我還是不會相信你的。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憑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píng
解釋:
[動]
1.靠、依靠。如:「憑欄」。唐.杜甫〈登岳陽樓〉詩:「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宋.寇準〈書河上亭壁〉詩:「岸闊檣稀波渺茫,獨憑危檻思何長。」
2.依據、託賴。五代十國南唐.李煜〈清平樂.別來春半〉詞:「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
3.煩請。唐.白居易〈新樂府.草茫茫〉:「憑君回首向南望,漢文葬在霸陵原。」
4.任、隨。《紅樓夢》第七回:「憑你什麼名醫仙藥,從不見一點兒效。」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憑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憑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pîn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證書、執照。
  2. [[介] ] 依靠、根據。
  3. [[名] ] 依據。
音讀: pîng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憑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