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木石 - 教育百科
ˋ
ˊ
  • 漢語拼音 mù shí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mù shí
解釋:
1.木和石。如:「他的度假小屋,木石環繞,甚為幽靜。」《孟子.盡心上》:「舜之居深山之中,與木石居。」《山海經・北山經》:「炎帝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
2.比喻沒有知覺、感情。如:「心非木石,見人苦難,當伸援手才是。」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身非木石,獨與法吏為伍。深出囹圄中,誰可告愬者!」《宋書.卷八三.列傳.吳喜》:「人非木石,何能不感。」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木石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