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國際兒童村 - 教育百科
ˊ
ˋ
ˊ
ˊ
  • 漢語拼音 guó jì ér tóng cūn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guó jì ér tóng cūn
解釋:
  1.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由漢門曼諾博士(Dr. Hermann Gmeiner)創立的非政治性、非宗教性的獨立組織。專門收養孤苦無依或因戰亂而和親人失散的兒童。所有的兒童在兒童村分組成幾個家庭,每一家庭都有一位母親照顧。本組織散布世界各國,以SOS為標誌,以示呼籲世人搶救兒童之意。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國際兒童村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guó jì ér tóng cūn
解釋: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由奧地利漢門.曼諾博士(Dr.Hermgnn G.Meiner)創立的非政治性、非宗教性的獨立組織。專門收養孤苦無依或因戰亂而和親人失散的兒童。以SOS為標誌,其意為「拯救孩子們的靈魂」。本組織遍布世界各國,目前已有130餘國設有此機構。臺灣國際兒童村(SOS Children's Village of Taiwan)成立於西元1970年,西元1972年登記為財團法人。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國際兒童村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