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矮生栒子 - 教育百科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矮生栒子
英文名: Cotoneaster dammeri
描述:
常綠低矮灌木,分枝匍匐;小枝深灰褐色至灰色,圓筒形,幼時被黃色伏毛,成熟後光滑。葉片厚革質,橢圓形至長橢圓,或圓形,長1-3公分,寬0.7-2.2公分;先端鈍形,微凹,或銳尖,基部寬楔形至圓形;上表面光滑;下表面略為灰綠,幼時被伏毛,成熟後光滑;具4-6對脈,於上表面凹陷;葉柄2-3公厘,幼時被黃色伏毛,成熟後光滑;托葉大多早落,線形至披針形,或披針形,被毛。花序通常只具1朵花,少數具2-3朵,花徑約1公分;小花梗長5-12公厘,被毛。花托筒鐘形,外面被毛;花萼三角形,先端銳尖,外面和邊緣被毛;花瓣5(-7)枚,開展,白色,近圓形或寬卵形,寬約4-5公厘,先端鈍形,基部短爪狀;雄蕊(16-)20枚,白色,光滑,長度相等;雄蕊紫色;子房先端被毛;花柱5枚,稀4或6枚,離生,光滑,黃色,與雄蕊近等長;果時近球形,亮紅色,直徑6-7公厘;種子4或5枚。
分布:
中國。
作者: 楊承瑞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