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桃花水 - 教育百科
ˊ
ˇ
  • 漢語拼音 táo huā shu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táo huā shuǐ
解釋:
每年春天桃花開時,黃河等處漲起的潮流。《漢書.卷二九.溝洫志》:「來春桃華水盛,必羨溢,有填淤反壤之害。」唐.顏師古.注:「月令『仲春之月,始雨水,桃始華』,蓋桃方華時,既有雨水,川谷冰泮,眾流猥集,波瀾盛長,故謂之桃花水耳。」唐.杜甫〈南征〉詩:「春岸桃花水,雲帆楓樹林。」也稱為「桃花汛」。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桃花水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