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毒吻棘魨 - 教育百科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毒吻棘魨
英文名: Rhinecanthus verrucosus
描述:
體稍延長,呈長橢圓形, 尾柄短。口端位,齒白具缺刻。眼前無深溝。頰部被鱗;鰓裂後有大型骨質鱗片。背鰭兩個,基底相接近,第一背鰭位於鰓孔上方,第I棘粗大,第II棘則細長,第III背鰭棘極短,不明顯,不露出棘基深溝。尾柄小棘僅三列,下兩列長,最上一列短。體上半部深褐色,下半部白色;從眼睛到胸鰭基部有一鑲藍線之黑帶;嘴角淺藍色;一條窄紅線從上唇延伸至胸鰭基底;體下半部有一大黑斑;尾柄深褐色,但尾端較淺,尾柄小棘黑色。除第一背鰭深色外,其餘鰭為白色;但尾鰭基褐色,上下緣淺褐色。
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起英屬查哥斯群島,東至所羅門群島,北至日本南部,南至萬那杜。台灣分布於南部、東部、小琉球、蘭嶼及綠島等海域。
作者: 臺灣魚類資料庫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