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內標準品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Internal Standard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係取一定量且與樣品相似之純物質作為內標準品,內標準法乃用於執行QA/QC之步驟。內標準法的優點是避免操作條件變化所產生的誤差,可同時反應在內標準物及真實樣品,因而可抵消,得較準確的定量分析。內標準物應符合下列要求:
  (1)應為樣品中不存在的純物質
  (2)內標準物必需可完全混合於樣品中,且無化學反應發生。
  (3)內標準物之性質與被測成份相近,以利於分析操作條件改變時,樣品與內標準物可產生均勻變化減少誤差。
  (4)內標準物含量與層析波峰位置應與樣品相近。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內標準品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