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權變式教學視導 - 教育百科
權 | |
變 | |
式 | |
教 | |
學 | |
視 | |
導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Contingency Approach to Instructional Supervision |
作者: | 張明輝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權變式教學視導,係美國教育學者葛立克曼(C.D. Glickman)、葛拉松(A.A. Glatthorn)及薩傑歐梵尼(T.J. Sergiovanni)等人首先倡導,他們強調沒有任何一種教學視導模式或教學視導風格,可以適用於各種教學視導情境而且均能有顯著的效果。教學視導必須視教師之教學經驗、服務熱忱、解決問題能力、專業成長水準、喜好之學習方式及人格特質等因素之不同,而採取不同的視導模式或風格以與之配合,才能發揮視導效果。 主張權變式教學視導的學者,認為有效的教學視導工作,必須針對不同教師的教學經驗與行為特徵,施予不同的視導模式或風格。不同教學經驗的教師,對於同一種教學視導模式或風格會有不同的反應。例如,新任教師由於缺乏教學經驗,對於臨場視導模式較不排斥;而資深教師則認為臨場視導費時且對其幫助不大。其次,對於服務熱忱不高,缺乏思考及解決問題能力不足的教師,視導人員必須採取指導式視導。另外,對於服務熱忱高、思考及解決問題能力強的教師,視導人員則可採取非指導式視導風格。至於有特殊教學困難的教師,視導人員則可採取臨場指導模式。 總之,權變式的教學視導重視適應教師的個別差異,主張對於不同教學經驗背景的教師採取不同的視導模式或風格,以有效發揮教學視導功能,達成良好的教學視導效果。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權變式教學視導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