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散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dǎ sàn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打散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dǎ sǎn |
解釋:
每場雜劇演完後,附加一段表演作為結束,稱為「打散」。後泛指曲藝雜技。《水滸傳》第五一回:「每日有那一般打散,或有戲舞,或有吹彈,或有歌唱,賺得那人山人海價看。」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dǎ sàn |
解釋:
1.分散。如:「本單位裁撤後,所有員工將打散到外事單位。」 2.弄亂。如:「小心!別把這些資料打散了。」 3.將祭品散給大家,稱為「打散」。《金瓶梅》第四九回:「落後又是一大碗鱔魚麵與菜卷兒,一齊拏上來,與胡僧打散。登時把胡僧吃的楞子眼兒。」《儒林外史》第二○回:「老和尚自己要安排停當,先捧到牛衣柩前奠了酒,拜了幾拜,便拿到後邊與眾人打散。」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打散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