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汪笑儂 - 教育百科
ˋ
ˊ
  • 漢語拼音 wāng xiào nóng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wāng xiào nóng
解釋:
人名。(西元1858~1918)原名德克金,字俊清,滿族人,自號伶隱,清末民初京劇伶人。曾任知縣,私淑名伶汪桂芬,為了自勉自勵,取「汪桂芬笑我」之意,以「汪笑儂」為藝名,正式投入梨園。工文辭,自編戲本頗多,皆託古諷時之作,有《哭祖廟》、《黨人碑》、《受禪臺》等,表演聲容亦能活運成規,自闢新徑,近代以來的戲劇改革,汪笑儂實是先驅。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汪笑儂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