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浮萍 - 教育百科
ˊ
ˊ
  • 漢語拼音 fú píng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fú píng
解釋:
  1. 植物名。浮萍科浮萍屬,一年生草本。葉扁平而小,三葉相集,葉下叢生鬚根,浮於水面,隨水飄移。多分布於水田、溝渠、池塘中。
    【例】浮萍由側生的芽來繁殖下一代。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浮萍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fú píng
解釋:
1.植物名。浮萍科浮萍屬,一年生草本。葉狀體扁平而小,橢圓形,二至五枚聚生,腹面紫色或綠色,叢生鬚根,隨水蕩漾,多見於稻田、溝渠、池塘中。也稱為「水萍」。
2.比喻行蹤不定。《紅樓夢》第九回:「偏那薛蟠本是浮萍心性,今日愛東,明日愛西。」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浮萍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相關閩南語 水薸 相關客家語 薸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