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石蠶 - 教育百科
ˊ
ˊ
  • 漢語拼音 shí cán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í cán
解釋:
1.植物名。脣形科石蠶屬,多年生草本。莖方形,高五十至八十公分,葉卵圓形至卵狀長橢圓形,對生,粗鋸齒緣。夏秋間梢頭及葉腋萌生花穗排成近圓錐狀,開淡紅色或白色小脣形花。也稱為「野藿香」。
2.一種珊瑚蟲類,常以共同的肉質,造成大群體,如珊瑚礁即多為此種動物所組成。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石蠶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