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丫環裸胸鯙 - 教育百科
丫 | |
環 | |
裸 | |
胸 | |
鯙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 丫環裸胸鯙 |
英文名: | Gymnothorax ypsilon |
描述: 體延長而呈圓柱狀,尾部側扁。肛門位於魚體長中央點之前。牙齒尖且細長,略微彎勾;頜齒、鋤骨齒一般為單列;但部份個體(特別是雌性個體)在口內眼窩部內側有數個獨立的尖牙。脊椎骨數141-153。魚體淡褐色,新鮮時背側略呈黃色;頭前半部為單純的紅褐色;魚體具有30-36條深褐色的環帶,部份環帶在體側背部交會成ㄚ字形。臀鰭多為深褐色且具有白色邊緣。 |
|
分布: 分布於太平洋區,包括日本、夏威夷及台灣。臺灣東北部、北部及澎湖之岩礁區可見。 |
|
作者: | 臺灣魚類資料庫 |
授權方式: | |
資料來源: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Y-ringed Moray |
日期: | 2007年1月 |
出處: |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
辭書內容
學名: Gymnothorax ypsilon (Hatooka and Randall, 1993) |
|
形態: 肛門位於體中央點之前。牙齒尖且細長,略微彎曲;頜齒、鋤骨齒一般為單列;但部分個體(特別是雌性個體)在口內眼窩部內側有數個獨立的尖牙。魚體淡褐色,新鮮時背側略呈黃色;頭前半部為單純的紅褐色;魚體具有30~36條深褐色的環帶,部分環帶在體側背部交會成丫字形。臀鰭多為深褐色且具有白色邊緣。中等體型的鯙類,體長可達89公分。 |
|
分布: 日本南部至臺灣附近海域,夏威夷群島。在臺灣見於基隆、南方澳及澎湖等地海域。 |
|
生態習性: 本種棲息的水層較深,約為150~250公尺深的海底。以魚類為主食。捕獲後通常不易存活或畜養。 |
|
利用: 多作為食用。 |
|
門: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
|
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
|
綱: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
|
首綱: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
|
亞綱: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
|
組: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
|
亞組: 海鰱亞組(Subdivision Elopomorpha) |
|
目: 鰻鱺目(Ordre Anguilliformes) |
|
亞目: 海鱔亞目(Suborder Muraenoidei) |
|
科: 鯙科或海鱔科(Family Muraenidae),Moray Eels,Morays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丫環裸胸鯙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