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瓿 - 教育百科
ˇ
  • 部首 ㄨㄚˇ
  • 部首外筆畫 8
  • 總筆畫 13
  • 漢語拼音 pǒu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pǒu
解釋:
[名]
1.陶製小甕。《戰國策.東周策》:「夫鼎者,非效醯壺醬瓿耳,可懷挾提挈以至齊者。」
2.古代銅製器皿,圓腹、斂口、圈足,用以盛水酒。盛行於商周時期。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瓿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小甕。《說文解字.瓦部》:「瓿,甂也。」《集韻.平聲.虞韻》:「瓿,小罌。」《戰國策.東周策》:「夫鼎者,非效醯壺醬瓿耳,可懷挾提挈以至齊者。」清.王鵬運〈摸魚子.莽風塵雅音寥落〉詞:「文章事,覆瓿代薪朝暮,新聲那辨鐘缶?」

注音: ㄆㄡ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瓿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