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痾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ē
解釋:
  1. 疾病。
    【例】沉痾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痾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ē
解釋:
[名]
1.疾病。如:「沉痾」。《文選.潘岳.閑居賦》:「常膳載加,舊痾有痊。」《文選.謝靈運.登池上樓詩》:「徇祿反窮海,臥痾對空林。」
2.仇隙、舊仇。《後漢書.卷七四下.袁紹傳》:「願捐棄百痾,追攝舊義,復為母子昆弟如初。」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一)之又音。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痾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ㄜ

1. 疾病。如:「沉痾」。《說文解字.疒部》:「痾,病也。」《玉篇.疒部》:「疴,病也。」又:「痾,同上。」晉.潘岳〈閑居賦〉:「常膳載加,舊痾有痊。」南朝宋.謝靈運〈登池上樓〉詩:「徇祿反窮海,臥痾對空林。」

2. 仇隙、舊仇。《後漢書.卷七四下.袁紹劉表列傳.袁紹下》:「願捐棄百痾,追攝舊義,復為母子昆弟如初。」

3. 排便。同「屙」。《醒世恆言.卷二一.呂洞賓飛劍斬黃龍》:「幾曾見你道門中闡揚道法,普度群生,只是獨吃自痾。」

㈡ㄎㄜ,ㄜ之又音。

注音: ㈠ㄜ ㈡(又音)ㄎㄜ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痾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