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碳帶式麥克風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arbon Microphone
作者: 朱則剛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碳帶式麥克風又稱碳膜式麥克風,是最早面世的麥克風之一,由愛迪生(Thomas A. Edison)發明,用於電話機上,時至今日仍可說是最廣泛使用的一種麥克風。
  碳帶式麥克風以一片導電的薄金屬膜為主體,導電膜的一面與裝在小金屬圓筒中的碳粒子(Carbon Granules)相接,音波造成的空氣振動會推動金屬膜,壓縮密閉金屬圓筒中的碳粒子,並改變跨於小金屬筒兩端的電阻,由而產生變動的電流訊號。
  相較於許多現今的麥克風,碳帶式麥克風的電功率轉送(Transduction)不很理想,輸出有雜訊且有失真的情形,並且頻率響應(Frequency Response)有限,因此不適用於專業的錄音用途。但在一些不很講究高傳真音訊的用途上,例如電話機中,則普遍用來收音用。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碳帶式麥克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