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表面粗糙度 - 教育百科
表 | |
面 | |
粗 | |
糙 | |
度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surface roughness |
日期: | 2003年10月 |
出處: | 測繪學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由地物表面凸凹或參差不齊所構成的粗糙程度。例如樹林的葉子及細枝,裸露地的砂粒及礫石等,其幾何形狀、相互間平面或垂直方向變化的關係等所綜合反映的幾何特性。表面粗糙度影響雷達回波的強度。用地表細微高度凸凹不平的標準偏差h,雷達波長λ和入射角θ,可根據修正的雷烈準則,將表面分為以下的三種類型:h<為平滑表面。反射全部入射的能量;為中等粗糙表面。部分反射或散射入射能量;為粗糙表面。入射能量向四周漫散。故表面是平滑的或是粗糙的,與雷達波長長短及入射角大小有關。例如在俯角45° 情況下,雷達波長對平坦地表不同的垂直起伏h、呈現各種不同的粗糙類型: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