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紵 - 教育百科
ˋ
  • 部首 ㄇㄧˋ
  • 部首外筆畫 5
  • 總筆畫 11
  • 漢語拼音 zhù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ù
解釋:
[名]
1.一種麻料纖維。同「苧」。《詩經.陳風.東門之池》:「東門之池,可以漚紵。」唐.孔穎達.正義:「陸機疏云:『紵亦麻也。』」
2.用麻織成的布。《禮記.喪服大記》:「絺綌紵不入。」唐.孔穎達.正義:「紵是紵布。」《聊齋志異.卷一.葉生》:「何必拋卻白紵,乃謂之利市哉!」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紵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麻質纖維。同「苧」。《說文解字.糸部》:「紵,檾屬。粗者為紵。」《詩經.陳風.東門之池》:「東門之池,可以漚紵。」唐.孔穎達.正義:「陸璣.疏云:『紵亦麻也。』」

2. 麻布。《禮記.喪服大記》:「絺綌紵不入。」唐.孔穎達.正義:「紵是紵布。」《聊齋志異.卷一.葉生》:「何必拋卻白紵,乃謂之利市哉!」

注音: ㄓㄨ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紵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