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過山龍 - 教育百科
ˋ
ˊ
  • 漢語拼音 guò shān lóng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guò shān lóng
解釋:
1.虹吸管的別名。參見「虹吸管」條。
2.茜草的別名。參見「茜草」條。
3.拔開酒瓶口軟木塞的螺旋形工具。《文明小史》第五二回:「廣東梳傭又拿上酒來,一個年輕侍者拿了過山龍進來開酒。」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過山龍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學名:Lycopodium cernuum L. 科名:石松科 Lycopodiaceae 中文名:過山龍 俗名:伸筋草;垂穗石松 植物型:草本
知識 1: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過山龍
中文門名: 蕨類植物門
生活型: 草本
中文科名: 石松科
拉丁界名: 植物界
拉丁種小名: cernuum
生態分布: 蘭嶼
紀錄類別: 維管束植物知識單元
拉丁科名: Lycopodiaceae
植物等級: 原生
拉丁門名: PTERIDOPHYTA
學域-大分類: 植物-維管束植物類
拉丁屬名: Lycopodium
中文界名: Plantae
保育等級: 普遍
葉種類: 單葉
授權資訊: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過山龍
英文名: Vernonia gratiosa
描述:
攀緣性亞灌木,長可逾3 m。葉橢圓形至卵形,8-16 ´ 3-5 cm,全緣或疏突齒緣,葉上表面近於無毛,下表面密被褐色星狀毛,葉柄長4-10 mm。頭花多數,腋生或頂生,圓錐狀排列。花冠紫色。

分布:
分佈於海拔50-1,500 m森林邊緣。</p>
作者: 劉和義, 楊遠波, 施炳霖, 呂勝由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會員投稿&教育Wiki
教育Wiki
時間
版本內容
投稿者
2014年
教育Wiki

會員投稿
我要投稿連結圖示
您查詢的詞條還尚未有會員貢獻內容,若您有注音、釋義或圖片,歡迎透過會員上傳分享給教育百科, 我們將審查上架您貢獻的詞條,供其他使用者參閱。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