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繈 - 教育百科
ˇ
  • 部首 ㄇㄧˋ
  • 部首外筆畫 11
  • 總筆畫 17
  • 漢語拼音 qiǎng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qiǎng
解釋:
[名]
1.古代串錢的繩索,泛指錢幣。《玉篇.系部》:「繈,錢貫也。」《管子.國蓄》:「歲適凶,則市糴釜十繈。」《漢書.卷二四.食貨志下》:「千室之邑必有千鐘之臧,臧繈百萬。」
2.繩索。《漢書.卷五八.兒寬傳》:「大家牛車,小車擔負,輸租繈屬不絕。」唐.顏師古.注:「繈,索也。」
3.背嬰兒的布巾。通「襁」。《墨子.明鬼下》:「鮑幼弱,在荷繈之中。」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繈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